聚合氯化铝投加量过大的影响和处理方法
一、投加过量现象
1. 水质浑浊与矾花异常
· 过量PAC会打破胶体稳定状态,导致絮凝体重新分散,出现“出水由清变浊”的再稳现象,甚至出现矾花上浮或悬浮物堆积。
· 典型案例:某污水处理厂因过量投加PAC,出水浊度从2NTU反弹至15NTU,需二次投药补救。
2. 污泥系统异常
· 过量PAC与污染物反应生成大量松散絮体,导致沉淀池污泥量激增,脱水机滤布堵塞率提高30%-50%。
· 污泥黏性增强,离心脱水机扭矩超载风险增加,设备维护周期缩短。
3. pH值失衡
· PAC水解消耗水中碱度,过量投加会使水体pH降至5.5以下,需额外投加石灰或碳酸钠中和,增加操作复杂度。
二、主要负面影响
1. 处理成本激增
· 药剂浪费:过量投加直接增加PAC采购成本,例如某厂因投加量超标20%,年药剂费用增加18万元。
· 后续处理费用:需额外投入硫酸调节pH、聚丙烯酰胺助凝等,综合成本上升约25%。
2. 设备与管道问题
· 未溶解PAC颗粒堵塞加药泵和管道,某案例显示DN50管道堵塞频率从每月1次增至每周2次。
· 高浓度PAC溶液腐蚀性增强,碳钢设备腐蚀速率提高3倍。
3. 处理效果恶化
· COD去除率下降:过量铝盐与有机物形成络合物,导致COD反弹,某印染废水处理案例显示COD去除率从85%降至60%。
· 病原体去除受限:过量投加反而不利于胶体颗粒脱稳,大肠杆菌去除率降低约30%。
4. 环境与健康风险
· 铝残留超标:出水铝离子浓度超过0.2mg/L,长期灌溉导致土壤板结,农作物铝含量超标。
· 生态毒性:排放水铝浓度≥0.5mg/L时,鱼类鳃组织损伤率提高40%。
三、投加量优化建议
1. 动态小试校准
· 通过烧杯试验确定临界投加量,建立“浊度-PAC投加量”关系曲线,避免经验性过量。
2. 在线监测调控
· 安装浊度仪、pH传感器联动自动加药系统,实现±5%的投量精度。
通过精准控制投加量、强化设备维护及动态监测,可有效规避过量投加风险。